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对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似乎不成什么问题。截至目前,该校今年应届毕业生初次性就业率超过了90%。学校招生就业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连续十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93.05%、93.23%、90.28%和91.03%。去年,学校还被评为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优秀老师,让学生一生都能受益

学校轮机实训中心的熊振林老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不仅理论功底扎实,还有着近十年的航海经验,他的课真实生动,学生们都很喜欢。像熊老师一样,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高的教师,在学校还有很多。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多年来,学校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化人事改革,加强外引内培,强化双师培养,建设兼职团队,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名师,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工学交替,让学生竞争更有实力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这正是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创新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

在校内,学生通过各类实训来学习理论,掌握技术。走进学校工业工程中心的实训室,随处可见在装备实训设备的同时,教室里还配备了电脑、投影、桌椅等教学设施,学生在这里既可以进行理论学习,又可以完成现实操作,还可以进行经验总结,教学做在这个教室里完美结合。

在校外,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来融合知识,磨练技能。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被送往各个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的锻炼,既当员工,又是学工,学做一体,工学交替,在实际操作中认真地汲取着前辈们的经验和知识,快速充实自己。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因为顶岗实习而被企业留下。

素质拓展,让学生能力更加全面

随着用人观越来越成熟,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点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不谋而合。

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要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

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周、运动会、社团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快速提升的平台。学校利用军工背景,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自主创新、崇尚科学、精益求精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忠诚敬业品行的人,具有勤奋严谨作风的人,具有精深优异技术的人。

原载《九江日报》2012年6月11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