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该校“九职之星”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第三期培训班隆重开班。一年时间,开班三期,千余学子得到培训,学校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而带动了整个学生队伍素质迅速提升。这正是该校该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培养优秀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一位校领导这样说。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身心素质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新体系。

注重精神培养

——强大其内心

曹文椿,一名双耳失聪的学生。但在这个学校里,她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得到身边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多次拿到国家奖学金。完成了一件外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位前来考察的外校领导说:“在这个孩子身上体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在她同学身上,则闪耀着道德的光芒。”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历来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意志品质的磨炼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传承升华,提炼出了“德行大道,技承天工”的学校精神,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通过对学校精神的凝炼提升,使全校师生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在这样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下,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的工作方式、教育载体,使学校真正成为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培养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场所。

在该校船舶工程学院的会议室里,“团结、创新、向上、服从、拼搏、吃苦、勤奋、奉献、和谐”几个大字特别显眼。这是船舶学院的“军工精神”。对这几个字,该院党委书记何七荣介绍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船舶专业的学生要像军队一样比其他专业具有更强的纪律性、更强的合作能力、更强的吃苦精神,为此,我们凝练出了这样一种‘军工精神’,让学生们从大一开始就接受这种精神的熏陶。”

“开卷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5月24日晚,学校4号教学楼学术厅里,该校博雅论坛之名著《红楼梦》赏析开讲。主讲人曾劲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红楼梦》的主旨、线索、结构、层次及写作手法一一呈现。精彩的演讲让学生如痴如醉,从而激发了大家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提升了国学素养。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成才的翅膀。多年来,学校针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薄弱的现状,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教育、哲学、文学、宗教学、伦理学等知识的教育等,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如今,学校里,各种兴趣小组、文化社团上百个。

做好职业教育

——精湛其技艺

日前,从学校信息工程系传来好消息,在今年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电脑动漫赛中,该系参赛选手喜获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各类大赛上摘金夺银,似乎已成了惯例。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8月以来,学校在国家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电工技能大赛、广告设计大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共夺得特等奖3名,一等奖94名,二等奖135 名,三等奖199 名的好成绩。

教学关系中,学为主导,老师充当“火机”,点燃学生内在的成长火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让教室里的课堂“活起来”,“思想品德课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整体性教育经常化”、“针对性教育层次化”,越来越多课改、教改、创新项目让人耳目一新,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把课堂搬到工厂操作线上去,搬到实训基地去,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得到了实战训练。截至目前,该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三个,合作企业数百个。“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则是用人单位对该校学生的普遍评价。

“技承天工”,作为该校校训的第二句,是该校师生正在实现的目标。

加强体育锻炼

——强健其体魄

曾几何时,睡懒觉已经成了大学生的“福利”之一。但在每天早晨,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操场上,总有一群学生迎着朝阳晨跑。学生马英男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将来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而且早起晨跑,给一天的学习生活开了一个好头,我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

除了1+1晨跑之外,学校还组织了每年一次的秋季运动会,举办了“冠中冠”球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运动中提升了身体素质。

“其实,举办这些活动的意义远不在其本身。”一位老师这样说。学生在运动的同时,学会了在团队中如何配合,在困境中如何坚持,在目标前如何拼搏。

一位同学说,“我喜欢长跑,他告诉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重要的是看谁能赢在终点。”

原载《九江新闻网》2011年10月1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