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平 记者许明峰

5月10日,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2010年度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从全国2000多所本专科院校中脱颖而出,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0所高校被评选为2010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这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被命名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这是对该校长期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学校良好社会声誉和较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该校分管就业工作的副院长刘南平告诉记者:“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我们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政府放心、学生受益’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志。”

紧跟行业动态培养“适销”人才

九江职院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现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无缝接轨,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主动适应国防军工、机械行业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九江赶超战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该校目前已有51个高职专业,涵盖船舶、机械、电子、管理、汽车与建筑等领域,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重点,工学、管理、经济、文法等专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专业群。

学校根据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勇于创新培养模式,形成了较强的专业优势、生源优势,培养了大批深受市场欢迎的“适销”人才。近三年来,学校累计为船舶军工行业和江西地方培养和输送了10000余名紧缺高技能人才,仅船舶军工行业即吸纳该校2000余名毕业生就业,其中多数在两大船舶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就业,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

工学结合育人培养“顶用”人才

高技能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是助推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为了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在校企合作中办学,于工学结合中育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按照“找准目标、选好内容、找对方法”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培养为目标,与企业合作重构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创新并实践了“四学段校企交替”、“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形成了“企业参与教学时间明显增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明显优化、学生职业能力明显增强”的人才培养新局面。近三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先后与江州联合造船有限公司、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九江精密测试研究所等43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使合作企业总量达208家,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达100%、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达100%。一位船舶企业的负责人说:“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说明了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成功的。”

狠抓素质拓展培养“全面”人才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基础,而良好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该校学工处处长告诉记者。

近年来,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制定并组织实施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指导纲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要素,拓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训练项目,根据不同年级设置若干必修和选修项目供学生选择,采取积分制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周、运动会、社团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快速提升的平台。

学校广泛开展各类创新大赛并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共500余人次获奖。仅在2010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模具设计制作”大赛,该校选手与全省本科院校同台竞技,一举夺得全部22项一等奖中的11项。2010年5月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西赛区决赛,该校选手夺得共计20个特等奖之中的5个特等奖,另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这是继09年该校创造3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的成绩之后,该校在同一赛事再获佳绩。

突出的办学特色、高素质的毕业生带来的是高质量的就业回报。学校毕业生以“敬业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的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广泛好评,连续十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为93.05%、93.23%、90.28%。学校多次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院校”、“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离开时,记者碰见了前来学校招聘的深圳市昌奇能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尽管多次协调,他的招聘现场仍然门可罗雀,空无一人,看来这次他只能一无所获,空手而还了。该校经管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介绍,即使是就业相对弱势的文科专业,目前,该学院今年1213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经超过95.63%,余下的51人是因为准备专升本,暂时不准备就业。这位负责人说:“我们的毕业生‘脱销’了。现在,我们手上还有500多个就业岗位等待签约,我们只能和企业说抱歉,等待来年再合作了。”

原载《九江新闻网》2011年6月15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