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部门: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推广示范性高职建设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各院(系、部)之间的教学交流,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教务处在总结上学期教学示范课活动举办经验的基础上,将于近期组织各院(系、部)进行教学示范课活动。为做好该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树立教学质量生命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讨教学规律方法,深化教学改革研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能,使教学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有效促进我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原则

1.实效性原则。通过观摩学习,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与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教师参与活动的过程。

3.探讨性原则。使广大教师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研讨,在研讨中提高,不断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导向性原则。通过教学示范课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中自觉形成刻苦钻研每堂课、认真备好每堂课、精心上好每堂课的良好规范。

三、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教学部门制定本学期本部门教学示范课活动安排计划,以各级精品课程为重点,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教学观摩与点评等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评议,各教学系部遴选1名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推荐报教务处。

2.第7-19周,教务处采取“每周一课”的形式统一安排优秀教师开展教学示范课,组织各院(系、部)进行交叉观摩和评议.时间大致安排和要求见下表。

教学周次

教学系部

要求

第7周

机械工程系

各教学系部提前一周将推荐教师和具体时间安排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和统筹各部门推荐的校级示范课,确定授课时间和场地后,制定每周校级教学示范课安排表送达各教学部门。

每堂校级教学示范课授课时间为50-60分钟,课后学生离场,教务处人员主持安排10-15分钟的现场点评与交流。

示范课所属部门根据教学及观摩的需要安排好相应的教学场地与设施,除学生座位外,须安排不少于30个观摩席座位。

各教学部门根据校级教学示范课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每次组织不少于3名教师参加观摩和交流,并提前将名单报教务处汇总。

观摩教师听课期间将手机设为震动并不得随意离场,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结束后,应现场填写“校级教学示范课评价表”,交由教务处人员汇总。

第8周

电气工程系

第9周

管理工程系

第10周

船舶工程系

第11周

信息技术系

第12周

思政部

第13周

公共课部

第14周

检测技术系

第15周

电子工程系

第16周

财会金融系

第17周

土建工程系

第18周

实习工厂

第19周

应用外语系

3.教师被遴选推荐开展校级教学示范课的,将作为其学期考核和教学质量优秀奖评定的重要依据。

4.各院(系、部)应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学校教师教学交流活动,以教学示范课为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教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5.各院(系、部)要高度重视此次教学示范课活动,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做好检查督促,并将工作记录及总结材料报教务处。

教务处

二○一○年九月八日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示范课评价表

教师

部门

班级

时间

项目得分

课题

课型

课时

评价项目

评 价 内 容

权重分数

评估结果

A

B

C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职业院校学生实际。

10

5

3

2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以简驭繁,所教知识准确。

5

3

2

教学内容

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30

5

3

2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

3

2

5、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5

3

2

6、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5

3

2

7、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5

3

2

8、在知识、技能或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5

3

2

教学方法

9、精讲精练,体现以思维训练、技能训练为重点。

20

5

3

2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5

3

2

11、教学信息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5

3

2

12、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

3

2

情感教育

13、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尊重学生。

8

4

3

2

14、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训练培养。

4

3

2

教学基本功

15、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0

4

3

2

16、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4

3

2

17、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

3

2

18、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

3

2

19、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4

3

2

教学效果

20、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12

4

3

2

21、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4

3

2

22、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4

3

2

教学个性

23、教学有个性,已形成良好的特点与风格。

加分

5

3

2

综合评价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