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号召大学生们与新时代共同前进,做“守护者”,担使命、保安康;做“修行者”,宅其身、抱道行;做“识途者”,游必有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一“命令”与“责任”。
“逆流而上”做守护者
电气工程学院四名学生干部辛鹏举、陈欢、邓阿枝、余清江分别在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江西省樟树市双金园艺场、江西省丰城市杜市镇、江西省抚州市万坊镇万坊村义务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工作,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辛鹏举同学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展现出我们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分内之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逆流而上”积极参加志愿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让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迎接春天的来临!

陈欢同学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积极响应号召,争做“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期待与同学们,老师们在春暖花开时相逢!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邓阿枝同学是一名预备党员,她说:“在我们村有很多共产党员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为群众保平安,保健康。我是村里的大学生,还是预备党员,我要为家乡分担一些防疫工作任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此次疫情!期待与同学们,老师们在春暖花开时相逢”

余清江同学表示:我们大学生要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要明辩是非,辩善恶,不信谣言,不传谣言,做健康的守护者,做家庭的守护者,坚决服从学校安排,绝不提前返校。同学们要共同承诺,严格遵守,和全国人民一起战胜疫情!
“闭门不出”做修行者
春节,原本就是与家人团圆的节日,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家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春节,原本就是与家人团圆的节日,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家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同学们表示,虽然无法随意外出,但却可以在家中尝尝父母亲精心烹制的菜肴,听父母们抱怨生活琐事,与他们讲讲生活和学习中的趣事,聊聊对未来的期待和打算,不觉让人在阴霾中感到温暖与祥和。
假期虽然较长,但要坚持做一名“修行者”,学习不能停止,不少同学已经做好准备,制定学习计划,专心在家学习。信息工程学院的幸明同学表示,他已经在网易云课堂等平台查找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希望新学期到来之际,同学们都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在学校重逢。信息工程学院彭文龙同学表示已经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去提升自己,预习下学期课程,提高英语水平。


为武汉加油!做不离不弃的同行者
通过线上采访,我们了解到部分同学目前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他们在阅读了《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之后的感悟,他们在守护自身健康的同时,也在为武汉加油!
(湖北荆门)船舶工程学院学生 罗逍:
我在湖北荆门,目前生活状态良好,只不过大街上基本没有人,也没有商铺开门,气氛有些压抑,但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有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科研人员和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坚强守护,我们不害怕!
(湖北黄冈)机械工程学院学生 沈媛媛:
目前黄冈市已经成为仅次于武汉的第二疫情高发区。社区每天挨家挨户量体温,排查是否有发热人员,呼吁大家不聚餐不出门。我有时画画素描、看看书,时刻关注疫情状况,也希望同学和老师们多多保重,期待与你们在春天重逢!
(江西新余)信息工程学院学生 傅文静:
新余的许多社区、小区都采取了封闭措施。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没有特殊情况不出门。在家利用互联网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及课外知识,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明确的规划,不虚度光阴。
(江西宜春)信息工程学院学生 肖伟:
疫情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光是担忧,还有人世间的温暖,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他们都是最棒的!我虽没能奔走在最前线,但却在用我的行动肩负起我的责任。做到少外出,保持个人卫生,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打赢这场“战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面对疫情,九江职院学子们在行动!正如《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中所说:“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