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区域产业链做好大文章

舒平 本报记者 葛先虎

6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工程中心,在五楼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一群学生正在生产的产品引起了记者注意。经了解,这是电气工程学院长期引入九江欧威实业有限公司节能灯电路板生产项目,学院利用现有SMT设备,在实训周让学生进行电子产品工艺实训,这既解决了企业的难题,又发挥了现有教学设备功能和效益,使学生在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掌握设备操作使用,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

作为江西省唯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九江职院以实际行动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依托深厚船舶军工行业背景优势,针对九江市十大产业基地及对船舶、机械、电子、自动化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强化校企良性互动,打造优势专业,适应并服务于地方应用技术开发和需求,牵头筹建江西省造船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九江船舶设计所、机电研究所、检测技术服务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积极搭建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据统计,近三年,该校先后为企业提供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70余项,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逾千万元,为九江地区开展职工培训、下岗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共计24500余人次。

走出电子产品制造中心,记者发现在学校工业工程中心大楼内,各类由国家和省、市挂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基地”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学校领导告诉记者:“高校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生存的基础。高职院校只有坚持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才能获得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优秀的企业支持,良好的产业支撑,火热的区域背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船舶军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船舶军工行业发展、江西经济建设和九江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需要,确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教研强校”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学校累计为学船舶军工行业和江西地方培养和输送了10000余名紧缺高技能人才,仅船舶军工行业就吸纳2000余名毕业生就业。

原载《浔阳晚报》2011年6月10日报道。